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校本课程评价改革实验基地工作推进现场会议召开
11月1日,山东省教育评价改革实验基地工作推进现场会在牡丹区实验小学召开。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薄存旭,菏泽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教科院院长晁保平,牡丹区教体局局长刘训才,省专业指导组成员,市校本课程评价改革实验团队成员,5所实验学校的校长和1名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骨干教师及相关县区校本课程教研员参加了本次活动。菏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朱效同主持会议。
活动开始,晁保平代表实验基地汇报了菏泽市关于校本课程评价改革的工作开展情况、下步工作推进计划及面临的疑难、困惑等问题,对实验基地研究的基本框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着重对校本课程全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把握的方向、原则上进行了汇报交流。 随后,5所实验学校分别对本校的校本课程评价改革工作进展作了汇报。省专家指导组对实验学校所做的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薄存旭从第5代教育评价形式、教育评价的指向、转换工作思路和调整思维方式结构化即由过去的加法向现在的减法、乘法和除法迈进等4个方面做了点评指导。他建议试验基地在工作推进中要运用协商式教育评价逐步改进评价方法,以工作反推的工作思路,运用反向设计和正向施工的有机结合,完成相关评价改革工作任务。
汇报发言交流之后,会议进入现场考察阶段。在牡丹区实验小学现场,与会人员参观了学校的粮画、快板、围棋、机器人编程、木工、面塑、陶泥、茶艺、无人机、乒乓球等校本课程课堂。第二站来到定陶区第二实验小学,考察组一行参观了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部分成果展示和校本课程《诗配画》---画古诗、唱古诗、演古诗,现场观摩了校本课程《诗配画》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情况和评价策略的课堂运用尝试,并观看了学校部分社团成果展示。专家组对牡丹区实验小学与定陶区第二实验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设与评价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薄存旭强调,教育评价改革实验基地建设要有全局视野,要紧扣学科核心素养来制定发展目标、建设路径与评价标准,要关注指导思想、操作步骤、操作策略、评价方式、支撑条件五个要素,要根据学科特点构建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再对模式进行组合、优化,从而促成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深度有效的互动。
最后,薄存旭代表省专业指导组寄语菏泽市校本课程评价改革实验研究:希望菏泽市在前期评价改革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思维、开阔视野、深化研究,力争三年后评价改革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建成具有引领性、示范性、辐射性的高质量教育评价改革实验基地。